研究院新闻

首页 > 研究院新闻

助理研究员皇甫晓涛在第二届刀郎作品研讨会发表专题演讲

发布时间:2025/10/6 9:06:39 点击:

4月19日,第二届刀郎作品研讨会在无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无锡校友会主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无锡联络处协办,以“当时代遇见山歌”为主题,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音乐学者、文化研究者及刀郎乐迷,共同探讨刀郎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皇甫晓涛皇甫晓涛作为主讲嘉宾,发表了题为《当刀郎遇到传统文化》的专题演讲。

1、深入剖析刀郎音乐的文化融合

皇甫晓涛在演讲中系统梳理了刀郎的音乐创作历程,深入分析了其作品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他指出,刀郎在《山歌寥哉》专辑中将聊斋文本与民间曲牌巧妙结合,其中《罗刹海市》借用聊斋故事,以独特视角引发全民热议,体现了其高超的文化运用能力。
      皇甫晓涛认为,刀郎音乐成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通过流行音乐形式打破文化传播壁垒,让更多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形成了“血脉觉醒”的文化传承现象。

图片.png


2、解读刀郎音乐的文化影响力
    皇甫晓涛强调,刀郎音乐作品风格独特,既融合了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又饱含民间曲调的质朴醇厚。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山歌寥哉》《弹词话本》等专辑,其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广受关注,更在数字时代创造了传播奇迹。
    他特别指出,《罗刹海市》等作品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和二次创作,充分证明了刀郎音乐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刀郎音乐已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人真善美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图片.png

3、搭建专业平台推动音乐文化研究
    本届研讨会通过嘉宾主讲、圆桌讨论、互动提问等多种形式,围绕刀郎音乐作品及“山歌响起的地方”巡演引发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从多维度解读作品中的传统基因与现代表达。
    研讨会的举办为刀郎音乐研究搭建了专业的交流平台,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刀郎音乐背后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追求。与会者在音乐交流中共进晚餐,以歌会友,共同期待后续研讨活动的持续开展。

4、扎根传统创新表达的音乐启示
    皇甫晓涛的演讲深刻揭示了刀郎音乐成功的核心要素:扎根文化土壤、坚守艺术初心、敢于突破创新。这正是让音乐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的关键所在。
    当时代遇见山歌,刀郎作品研讨会不仅是一场音乐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对话,为当代音乐创作如何传承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编辑:姜续敏 王宇宏


沪交ICP备2024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