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

首页 > 研究课题

院助理研究员杨袅袅牵头项目获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深耕国际传播领域助力学科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5 16:50:10 点击:

2023年9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凭借深厚的人文社科积累与扎实的科研实力,共斩获43项立项,包含27个年度项目(4个重点项目、23个一般项目)及16个青年项目,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九位(与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并列),在2022年度获批51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三后,持续保持人文社科领域的高位发展态势。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新闻传播学博士杨枭枭牵头的“国际传播体系建设中社交机器的认知竞争模型研究”项目(新闻学与传播学类青年项目)成功入选,不仅彰显其个人在国际传播与新媒体研究领域的学术积淀,更成为学校新闻传播学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成果。

图片.png

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代表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水准,其立项成果既是对科研团队学术能力与研究价值的权威认可,更是推动学术创新、衔接国家战略与行业实践的核心载体。此次杨枭枭研究员的项目成功突围,既体现出其研究议题对时代需求的精准把握,也反映出上海交大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聚焦前沿、服务国家”的学科建设导向。

为保障此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质量,上海交大提前布局、系统推进,构建起全方位的项目培育与支持体系。学校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完善政策供给、开展多轮申报辅导、实施“一对一”精准培育等举措,推动“有组织科研”落地见效;同时加强校院联动,明确各学科责任,以项目申报为重要抓手,带动人文社科人才队伍成长与学科整体发展。这种系统性支持为杨枭枭研究员等科研人员搭建了优质创新平台,也为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杨枭枭助理研究员深耕国际传播、新媒体研究、国家形象与话语权研究三大领域,其此次牵头的项目紧密围绕“国际传播体系建设”这一核心国家战略议题,创新性聚焦“社交机器的认知竞争模型”这一前沿方向。在全球传播格局深度变革、新媒体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社交机器已成为影响国际舆论场、重塑认知传播逻辑的关键变量。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有望破解国际传播中的认知壁垒,为优化我国国际传播策略、提升国际话语权、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具备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杨枭枭助理研究员此次牵头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既是其个人学术生涯的重要突破,也是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推动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深化国际传播领域研究的生动实践。据项目相关信息显示,该研究将结合新媒体技术特性与国际传播规律,探索社交机器在认知传播中的作用机制与竞争逻辑,为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创新提供“交大方案”。

未来,随着项目研究的逐步推进,杨枭枭助理研究员团队将持续深化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有望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同时,这一立项成果也将进一步助力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在人文社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为书写新时代中国文化传播与学术创新的新篇章注入更多动力。

沪交ICP备2024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