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李亦飞、梁巧稚、王清萱、王思璇以及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王泽夫共同参与的项目《从“流量至上”到“价值引领”——算法推荐的社会责任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荣获本届“挑战杯”管理组一等奖。
项目介绍
本次我院推荐的本科生挑战杯团队由李亦飞、梁巧稚、王清萱、王思璇、王泽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五位同学组成,他们以“从「流量至上」到「价值引领」:算法推荐的社会责任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为研究选题。在薛可教授、李本乾教授、徐剑研究员的指导下聚焦国家治理的重点任务开展项目研究。
项目团队通过全国范围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探索推荐算法所致社会问题背后的责任主体,根据聚类分析提炼出算法治理过程中管理机构、企业平台与社会公众三维责任主体。其中,“什么劲爆就推什么”的企业平台是当下社会问题最主要的推手,而在技术严重不对等的市场监管中,政府又缺少有效的治理工具,公众也因算法素养的不足而未能形成自发的社会监督,最终导致了主次因相关联的核心困境。
针对企业平台为主因、管理机构与社会公众为辅因的现实之困,项目团队以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构建了“算法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引入算法治理体系中。通过三轮次的专家咨询,以及判断矩阵构建和一致性检验,最终获得了以“技术治理”“行业治理”“合规治理”为一级指标的三层次指标体系及48个指标的各自权重,为行业道德伦理的规范化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思考。
基于指标体系的核心因子,项目团队结合计算机科学研究方法,运用语义分析模型、半监督学习模型等自主开发了三项算法评估/优化工具并在百万数据中进行模拟仿真。项目成果通过了第三方的技术测试与专家评估,并申请了两项软件著作权专利。
基于研究成果,项目组针对三类主体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基于主流价值引领的算法推荐协同治理策略”。以管理部门实施精细化算法治理为引导;将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纳入企业平台的考核标准;并积极提升公众算法素养使其充分发挥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职能,在科技赋能下以“三位一体”协同治理策略共同改变当前滞后式的算法治理困境。
整体项目以文理交叉的研究成果助力网络清朗化。项目团队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以学生第一作者的会议论文被ICA、NCA、AEJMC、IAMCR等国际传播学会议接收并作学术报告,共撰写了12.6万字的研究报告,被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收录并联合发布。项目团队学生也在院系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为国家算法治理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实施建言献策,与多家媒体等达成项目合作,积极探索算法治理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为国家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贡献青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