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播”讲座

首页 > “智能传播”讲座

研究院举办“智能传播与新兴技术”等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2/7/3 13:32:29 点击:

2022年初,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倒春寒”,校园生活也不得不随之按下暂缓键,但思想的步伐从未因此停滞。自4月至6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智能传播研究院邀请学界众多学者共聚云端,以最新的时代视角考察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学界诸多议题,内容涉及“国际传播”、“元宇宙展望”、 “新媒体与数字新闻”、“智能传播与新兴技术”、“新闻传播理论的嬗变”、“艺术与影视”等多个细分领域及话题,用一场场学术盛宴让思想的殿堂在这个春天依旧繁花似锦。


聚焦“国际传播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教授带来题为《全球化、全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点击阅读原文)的学术讲座。胡正荣教授指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承担起了“有机体中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并从系统性创新与顶层设计、传播者、传播用户、传播产品、传播平台与业态、传播效果六大维度展开对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与战略传播体系构建议题的探讨,并提出了只有真正深入人心、具有共通性的中国文化传播,才能引发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受众间的强烈共鸣,以达成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和中国国际形象构建。


如今,关于“元宇宙”的展望早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聚焦这一领域,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室平台主任喻国明教授带来题为《元宇宙的滥觞与未来传播》(←点击阅读原文的讲座。喻国明教授以“元宇宙”作为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全新“容介态”为切入点,提出了元宇宙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及其应用过程的深入性。他指出,从长期发展而言,元宇宙促成现实与虚拟真正融为一体,其服务范围将继续扩大并为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支撑,全面推进人机融合与沉浸式仿真。人类也从数字文明时代,不断向体验时代、游戏时代和微粒化时代发展与演进。


在同一话题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沈阳教授带来题为《元宇宙发展与挑战》(←点击阅读原文)的讲座。在讲座中,沈阳教授梳理了元宇宙发展的重要节点及国内外专家的观点,剖析了元宇宙的时空拓展性、人机融生性和经济增值性三大属性;从虚拟经济到现实产业、人与信息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讲述了元宇宙对价值创造和社会良性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此外,他还从元宇宙生态系统和核心技术角度出发,探讨了元宇宙“六理”,即数理、物理、地理、心理、事理和伦理,并具体分析了美国五大科技巨头在元宇宙市场的布局和发展态势,进一步讲述了元宇宙与教育、办公、游戏、文化等领域可能的结合方式。


聚焦“新媒体与数字新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兰教授带来题为《数字新闻业中的人机关系(←点击阅读原文)的讲座。彭兰教授提出“数字新闻业”既不等同于“网络新闻业”,也不仅仅是“媒体的数字化”,而是数字时代新闻业的全面变革所构建的版图。这一版图既包含了职业新闻生产者构成的作为社会守望者的新闻业,又包含了无数个体、组织乃至机器共同构成的泛新闻生态系统,是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互动,也是媒介景观与社会景观的共融。彭兰教授强调,机器在数字新闻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从基础结构、新闻生产、新闻价值的判断与赋予、人机一体的用户等方面探讨了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人机互动关系。她指出,机器在未来传播结构中的权重将进一步增加,覆盖信息采集、加工、分发和反馈全流程,机器的数据性评价体系对于人类的新闻价值判断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人类如何在机器的帮助下不断优化新闻生产,且保持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将是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思考的重要议题。


而面对新媒体传播在产业中实际应用问题,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北师大互联网发展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深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谷雨院长带来题为《视频化浪潮下面向Z世代青年的新媒体传播》(←点击阅读原文)的讲座。谷雨院长指出,视频正在成为互联网内容的主流和文艺创作的主体,其表现形式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扩大而愈加丰富。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和移动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Z世代具有深切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坚持奋斗的信念,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意愿、全新的婚恋观和独立的消费观,并且自接触网络起便接纳着多元的文化要素,建构着兼容包容的文化氛围。谷雨院长还介绍到,BliBli还将突破空间、时间、行业和圈层的壁垒,推动跨界合作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知识的交流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向海外展示中国的风土人情,为国内外青年的同频共振搭建好线上平台。


聚焦“智能传播与新兴技术”,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研究部学术带头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院长带来题为《洞察:基于源数据与态势感知智能的关系识别》(←点击阅读原文)的讲座。他在讲座中提出,对于“源数据”智能化感知是媒体揭示真相的基础,也决定了媒体是否具备溯源、审核、辨识、“去伪存真”的能力。多源和多维的智能传感器可以采集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数据,供生产者进行深度识别。这其中包括物理层面的环境感知和信息与文化层面的社会感知,也包括生理和心理层面的情绪感知和情感计算。从科技进步的双刃剑与伦理迷思的角度,杨溟探讨了智能计算对社会治理带来的全新挑战,提出了“技术伦理”、“社会伦理”、“职业伦理”与“商业伦理”四个维度。并提出应将伦理考量前置到科研的起始阶段。他指出,数据首先是一种观念,其次才是技术,不仅指向技术的创新,也指向对“人”的深度了解。生物学、认知科学、无线通信,甚至硬件材料科学都是研究感知智能重要的学科基础。杨溟指出,在数据应用中应特别强调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算“,强调用户对于数据应用的知情权、选择权和追溯权。而数据的“可携权”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越发受到重视。


不同于杨溟院长对于技术应用及伦理的观察与思考,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刘幼琍教授从学术探索的角度出发,带来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想象与研究取径》(←点击阅读原文)的讲座。刘幼琍教授以2022年的14项最新人工智能研究为切入点,对近年来发表在新闻传播学SSCI期刊上的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描绘了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术图景。通过翔实的论文研究,刘幼琍教授在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基础上介绍了AI-Mediated Communication和AI- based Persuasion等最新研究范式,并提出了AI数据监管、AI伦理素养、AI劳工、人机传播等前沿议题。最后,刘幼琍教授结合自己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重点介绍了人脸识别、智能音箱、聊天机器人三项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学领域的应用。


聚焦“新闻传播理论嬗变”,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及数据科学学院讲座教授、国际传播学会会士祝建华教授带来题为《议程设置理论的50年与30年》(←点击阅读原文的讲座。本次讲座回顾议程设置总体理论的50年和零和游戏分支理论的30年,结合传播学前沿话题,重返经典理论进行再思考,重新定位议程设置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祝建华教授以议程设置理论50年的发展与创新为基本脉络,通过梳理议程设置领域的关键文献,并结合自己在“零和游戏理论”中的研究经验,讨论传播学理论从构建到发展和创新的路经、动力与挑战。祝建华教授首先回溯传播理论发展史,从宏大的学术谱系与脉络中介绍了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和背景,随后梳理了议程设置理论的若干分支及其代表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详细回顾了议程设置总体理论的50年和零和游戏分支理论的30年及其相关研究与方法。在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回顾和反思中,祝教授提到了概念原创性与经验严谨性之间的困境,指出“零和游戏理论”在填补缺失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展现经典理论在历史洪流中的更新迭代,祝教授认为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展现出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聚焦“艺术与影视”领域,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为我院全体师生开展了题为《近年来中国影视现象级作品之观察》(←点击阅读原文)的讲座座。胡智锋教授以现象级作品的特征作为本次讲座的切入点,并将其概括为“高艺术成就、高市场价值、高话题度”三维核心。胡教授通过对《你好,李焕英》《守岛人》《中国医生》《长津湖》《山海情》《觉醒年代》《典籍里的中国》《人世间》等八部现象级作品的深度分析,从主题内容话题性转化、理念内容感性转化、宏阔景观自然转化三个方面,探讨了现象级作品所带来的创作动机、创作储备和创作功力三个角度的重要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重大主题影视规划,加大影视人才培育力度,加强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的三点思考。




沪交ICP备20240311号